李孟羲将所需的木块要求说与木匠们,他问,“在木头里边掏洞,好掏不好?该怎么掏才好?”
这算是精细活了,一般木匠一时半会儿还想不到解决办法,只说难做,有人问说,要不分开做,把木头切成板,然后在木板上凿洞,然后再把木板粘起来。
李孟羲一想,挺巧妙,这倒是个极好的办法。
不说木匠们,李孟羲一听,他自己都觉得,自己都能做这个内部有七拐八折的精巧木件了。
问题轻而易举的解决了,果然,匠人们有着极丰富的木工经验,各种巧妙办法随手拈来。
这还不算完,站在靠后边的一个老匠人凑上来说,可以用熟铁作一个钎子出来,然后钎子烧红,找块软木头,烧红的钎子砸弯,慢慢的往里钻,等铁钎子凉了,再放到火上烧烧,再接着钻。
这个方法,技术力高了许多。
而且很明显,用这个方法,可以在整块木头上操作,不用再粘合木板了。
李孟羲觉得两种方法都好,他索性,当场又写了军票,赏了两个匠人一人十五斤粮,同样是,一斤粮是实物,其他十四斤以军票下发,待日后军中粮草充沛之后,再凭票去领。
这一个小问题解决了,就待明日两个匠人把满是孔的木头做好。
李孟羲对身后一众匠人道,“碗就放这儿吧。”
匠人们鱼贯入内,把炭碗一个个放到矮几上放下,矮几上放满,就丢到地上,然后离开了。
关羽见李孟羲出去半天,弄回来了一大堆碗,他便又好奇,好奇李孟羲又有什么奇异举动。
喜欢汉末第一兵法家请大家收藏:(www.69shubao.com)汉末第一兵法家69书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