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公夫人来兰仪阁的时候已经是深夜,雅南立刻向前搀扶住身形不稳的国公夫人,让她坐下。彩蝶立刻搬了张椅子过来,让雅南坐在夫人身边。
国公夫人拉着雅南地手:“我深夜来打扰你,也是迫不得已。”
雅南理解地点点头,“我知道夫人心急如焚,就不要客气了。”
国公夫人:“大人说朝中商议的结果,要送庄柔公主去尤川和亲,如今,我谁也指望不上,只能指望你有法子救我家兰儿和公主,白天我见你欲言又止,想必是有法子的,是不是这法子还有疑虑之处?”
雅南:“我的法子,是让庄柔公主生病。”
国公夫人:“宫里都是太医,如何瞒得过去?”
雅南:“我这有三颗药丸,每吃一丸后会没了呼吸,半个时辰后方醒,如此反复几次,太医又查不出缘由来,只道是公主得了心病,皇上便不敢拿公主去冒险。”
国公夫人:“即使是公主得了病,皇上也未必会体谅。”
雅南不认同地摇摇头:“公主性命事小,尤川皇帝会不会因此而迁怒卫国?这事才大!”
国公夫人若有所思地看着雅南:“若是太医知道此药,那便是欺君之罪。”
雅南点点头:“此药在江湖中也是鲜有人知,太医肯定不会知晓,终归还是有风险,就看夫人要不要冒这险。”
国公夫人迟疑了一会儿,下了决定,“此事能否瞒着我家大人?”
“以国公爷刚正不阿的性子,此事自然是要瞒着他。”雅南从彩环手中接过小玉瓶,递到夫人手中。“知道此事的人越少,就越安全。”
国公夫人起身:“我这就想办法把药递到宫里去。”
太后叫了皇后和云贵妃到景坤宫商议公主和亲一事。
太后:“这尤川国使提出公主和亲,你们两个,一个是皇后,一个有执掌六宫之实,自然得替皇上早作打算?”
皇后:“若要和亲,眼下只有庄柔公主年岁勉强合适。”
太后:“云贵妃有何想法?”
云贵妃:“臣妾没意见。”
太后:“既没意见,你也是有女儿的人,就替寡人好好安抚兰妃,她只有这一个孩子,肯定是舍不得的。”
云贵妃:“臣妾遵命。”
太后又看向皇后,“公主去和亲,总得准备嫁妆,就由皇后酌情办理吧。”
云贵妃抬眼看了一眼太后,心知太后这是要替皇后撑腰,自己刚接管六宫之责不久,皇上虽然给皇后解了足禁,但并没有将六宫之权还给皇后,太后此举便是要既成事实,当下也不便反驳,只得遵从太后之令。
皇上不请自来,下了朝直奔景坤宫,原本是想过来同太后商量公主和亲一事,没想到太后已经同皇后、云贵妃商议好此事,自然是龙心小悦,对皇后的脸色也温和了许多,连太后让皇后着手准备公主和亲一事也没提出异议。
太后又特意嘱咐皇上一定要厚待封家,封国公已经位极人臣,但是他一双儿子,封漠和封简还是要封赏的。皇上正有此意,与太后一席话又不谋而合,母子间因为前段时间矛盾之下的僵硬又缓和了不少。
陈姑姑走进来:太后,辰华宫下人来报,说是庄柔公主听到和亲之事,便晕了过去,没了呼吸,太医已经赶过去了。
皇上又叫了几个太医来,又是施针又是喂药,公主仍是脸色乌紫,一直没有呼吸,太医们实在没人办法了,太后又令人去城外玄草堂请了阮神医进宫来,替公主诊治。
阮神医看了看公主,并未施针,只是替公主按摩穴位,好一会儿,公主才幽幽醒来。
阮神医告诉太后和皇上,公主这是惊吓之症,就算此刻醒来,不知什么时候还会昏死过去,也不知会不会再醒过来。
太后和皇上心情沉重地起身离开辰华宫。
太后:“看来送公主去和亲是不行了,皇上还是趁早和大臣商议对策才好。”
皇上心情显得有些暴躁:“此时,谁还能有应对之策?”
太后:“这朝中大臣,平时无事都被将养着,如今朝廷有难,不正是他们效力的时候吗?”
皇上:“您当初若没有起心除掉老八,此刻也许还有效力之人,如今朝中都是酒囊饭袋、贪生怕死之辈!”
太后见皇上丝毫不掩饰责怪之情,脸色也黑了下去,“若皇上将江山社稷指望在某一个人身上,便也是失职了。”太后说完这话,往景坤宫走去。
陈姑姑叹气,“太后和皇上才刚刚缓和一点儿,又出了这种事。”
太后:“我这儿子天生软弱,若是老八还活着,这江山怕是早就没他什么事了,他自己无能也就罢了,却只知一味地责怪我,若不是为了让他稳坐江山,我能除了老八?”
海公公见皇上站在树下一直不动身,只好再次提醒,“皇上,大臣们已经在御书房候着了。”
皇上叹了一口气,转身往御书房走去。
众大臣刚下朝,又被人叫了面圣,见皇上进来,立刻打起神来。
皇上坐下:“庄柔公主听闻和亲一事,便晕厥过去,没了呼吸。”
封国公心下一惊,一脸担忧地:“请问皇上,公主此刻如何?”
皇上:“已经醒来了,太医们说公主这病恐会再犯,怕是没法去尤川和亲了,把你们叫来,是要商议如何解决和亲一事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