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错,本初所言极是。”
“老夫这里还联系了四皇子,很快四皇子也会神不知鬼不觉提前回到镐京。”
主座的郑经笑得很开心:“到时候,我等扶持四皇子登基大宝,岂不就可以尽展胸中抱负,再无掣肘。”
厅堂的百官世家闻言,哪还能不明白郑经话中内涵。
就四皇子那信奉儒学经意,亲近官宦世家的性格,到时候朝政还不是任他们说了算。
这不就是明摆着,
他们以后又可以大贪特贪,徇私枉法且以权谋私了吗?
“如此甚好,甚好。”
“皇帝么,
只要好好的吃喝玩乐,做一个天下臣民心中的圣人象征就可以了。
具体的事情,让我等来执行就可以了。”
众人也笑得很开心。
“不过这四皇子提前回京之事,太上皇是否知道呢?”有人忽然问道。
郑经微微瞥了这人一眼,幽幽道:“没想到啊,李大人这还对咱们太上皇挺忠心耿耿呢啊。”
出言的李姓官员,慌忙解释:“郑大人误会了,卑职只是想确定一下太上皇是否知情,好为咱们的大计出谋划策啊。”
“太上皇老了,而且你不觉得他已经做皇帝做的太久了吗?
他已经对咱们世家门阀不太信任了。
十常侍不就是咱们太上皇搞出来的吗?”
郑经冷笑一声,“如今正好有此天赐良机,调集外地军队入京,不如就让太上皇彻底休息吧。”
“那楚宣建立什么大本营,将不少忠心于他的军队都拉过去了,却不知这却会酿成自己的死期!”
袁绍躬身道:“有郑师谋划,我等必可高枕无忧。”
“大事可定矣!”
.....
.....
.....
与此同时。
扩建数倍的狼烟大本营内,已经聚集了从各种军队挑选出来的十万名精锐。
“陛下,如今大本营中这十万名精锐,除了有三万名万岁军之外,其他的七万人都是从原本的禁军和九门步兵营,以及已经征调精壮送入帝都的各州精壮组成。”
临时御营内,吕布对楚宣汇报着情况。
“只有三万人是我们原来的人吗?”楚宣记得先登死士加上万岁军是绝对不止三万的。
“陛下,之前末将和王平将军为了整顿兵马,掌控兵权,将许多先登死士和万岁军中的士卒于其他士卒混在了一起。
基层军官大多是由先登死士和万岁军中人担任,因此分摊了这些忠心于我们的士卒数量。”
闻言,楚宣明白了。
为了掌控军队大权,只能将绝对忠心于他的先登死士和万岁军派下去,担任军队基层军官,构成一个听命于他的军队骨架。
其中,万岁军真正是不是完全忠心于他,还是个问题。
“还是人数不够啊。”
楚宣接着问,“现在帝都朝廷,可以掌握的军队有多少了?”
“现在整个帝都周围,共有二十四万大军。除了原本的禁军和北郊、九原两座大营内的士卒,有九万是来自各州的征调精壮。还有其余一些没有将精壮送入帝都的,也在路上陆续而来。”
“只是...”
吕布的声音有些迟疑。
“说吧,什么事。”
“只是这些被征调而来的各州精壮,良莠不齐,其中忠厚听命之人最多一半,大多是油嘴滑舌或对当兵抵触万分的人。”
“不少人还来历不明,在军营之中别有用心,挑拨生事。”
吕布对此极为头疼,他是主要负责这些事情的将领,岂能不感到棘手。
“是么,你陪朕去看看吧。”
楚宣冷声说道。
军队,他绝对不允许有害群之马在其中。
...
很快,
不到十分钟后,楚宣的依仗就距离新营地的位置越来越近了。
只是军队还没有见到,倒是里面的喧哗声先传了出来。
这喧哗,不是刻苦训练的喊杀呼喝之声,而是夹杂着各种叫骂、呼喊、已经夸张大笑的混乱无序之声。
楚宣面色微微一冷。
自己都快走到这门口了,连个站岗执勤的士兵都没有,所有人都毫无知觉,一点警觉也没有。
远远望去这军营内的场景,也是乱糟糟的一堆帐篷,坑坑洼洼的地面满是垃圾。
看着不像是军营,倒像是贫民窟。
楚宣下马,站在这营地门口的边缘,倾听了片刻。
里面似乎还在进行着什么争斗,各种声音都有。
果然是一群乌合之众。
楚宣也懒得了解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。眼神微微示意。
旁边的吕布非常识趣,立刻高声喊道:
“陛下驾到。”
声如虎啸洪钟的声音,直接穿透了整个营地。
刹那间,
无数的嘈杂音都静止了下来。
营地之中,一些闹事的士兵更是忽然有种大祸临头的感觉。
从未见过的皇帝仪仗,和皇帝在他们心中根深蒂固的神圣威严,让这些出生不高的士兵生不出其他念头。
楚宣身后气势磅礴的虎狼之士,再加上旁边吕布煞气无双盯着他们,几乎让许多人呼吸不能,不敢动弹。
一大队重骑兵在前面护卫,楚宣在铁骑环卫之中,走进了营地。
一瞬间,
一个混乱无比的校场顿时出现在楚宣等人面前。
数万名士兵乱糟糟的聚集在校场的中央,似乎分成了几股势力在对峙着。
地面上,还有一些尸体和血迹,显然是爆发了流血冲突。
此刻,这些人还不知所措,呆楞在原地。
足足过了三四秒,才有人终于反应过来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