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型纺织厂以麻为主,生产各种麻衣和装东西的麻袋。
大型纺织厂以棉为主,棉布衣服耐穿,价格还便宜。
它只比麻衣稍贵一些,远远低于丝绸的价格,已经是百姓们最喜欢的布料。”
苏河听着杨文才的介绍,他一点都不意外。
之前纺织工业不发达,棉花这种良好的纺织原料,没能有效的利用。
随着纺织机械的改进,纺织厂需要大量的棉花,这也刺激棉农大量种植棉花。
现在棉花种植区,主要是河南和陕甘地区。
朝廷已经决定开展西北战略,等到拿下西北二省,那里非常适合种植棉花。
秦山水很快返回,他恭敬地说道:“陛下,臣已经派人安排好人手,能保证工厂内的安全。”
苏河这才带人,走进这家纺织厂。
他们走进工厂院墙中,这个纺织厂的布局很合理。
前方是纺织车间和储存车间,后方是蒸汽车间和巨大的锅炉房。
工厂的厂房是砖混结构的平房。
苏河带人走进工厂,工厂的管事立刻迎出来。
他刚想行礼,看到杨文才之后,立刻躲闪到一边,把工厂的介绍工作,交给杨文才。
杨文才作为向导,带领众人走进纺织车间。
“陛下,您站在这里,视野非常宽阔。
工厂的管事,平时也站在这里,监督纺织工人工作。
太过靠近工业,我怕纺织机器出现机械故障,伤到陛下和众位大人。”
苏河带领众人,站在视野开阔处,观看着纺织工厂内劳作的女工。
他向杨文才询问道:“纺织厂全部都是女工吗?女工的工资怎么样?她们劳动强度高吗?”
他看着纺织厂内的女工,脸上露出了笑容。
女人也能参与到工业之中。
大华王朝本来就富裕的人口,又有一大半能被工业利用上。
女人能自己挣钱,这也有效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,那将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变革。
苏河绝不允许,占据人口一半的女人,被排斥在工业体系之外。
杨文才听到苏河的询问,他立刻回道:“陛下,操作纺织机器的工人,主要是女工。
纺织是一个细腻的活计,经过培训的女工,她们速度快,质量还更好。
一名熟练的工人,男人的工钱是每个月三到五两银币,女工工钱是每个月二到三两银币。
女工比男工更加便宜。
工厂为了节约成本,能用女工的位置,都尽量使用女工。
纺织车间绝大部分工人都女工,锅炉房和搬运工,他们都是男工。
这家工厂实行三班倒,人修机器不修的模式,每个班组工作八小时,劳动强度不算高。”
苏河听到纺织女工这个工资,他比较满意。
每月二两银币,以现在的粮食价格,足以让一家五口人吃饱饭。
他看向纺织厂内的机器和动力结构。
工厂的动力结构,与之前大同小异。
工厂内的纺织机器,都是由一根天轴带动,通过皮带与机器相连。
但这些纺织机器,与苏河初次见到的机器,模样发生了极大的变化。
他看着这些机器的效率,与初代机器相比,至少提升了三四倍。
“这些机器更先进,它们织布的速度太快了。”
杨文才肉痛的说道:“这是瑞勇牌纺织机,已经是第七代纺织机。
一台纺织机价格,就高达八万两银币。
这一个工厂,一共有三百台纺织机,每五台纺织机,就需要配备一台蒸汽机。
这一个工厂只是机器投资,就需要五千多万两银币。”
杨文才说出这个巨额的数字,震撼了随行的很多官员。
大华王朝今年的岁入,也只不过是五千万两银币,这一家工厂仅是机器就投资了五千万两银币。
海军部长李青木小声询问少府令李天魁。
“一家纺织厂,投资就五千万两银币,你们少府那么多纺织厂,这是投资了多少银币。”
他在心中盘算着,五千万两银币,这能建造多少艘战列舰。
皇家海军和皇家陆军,每年为多拿几十万两银币的军费,争的面红耳赤。
没想到这些商人,建设一个工厂,只是机器投资,就花了五千万两银币。
李天魁苦笑道:“李大人,我们少府的纺织厂,连这个纺织厂十分之一的规模都没有。
全国有这个规模的纺织厂,一共也只有四家。
一家在包头,它是毛纺织厂。
一家在天津,就是这家棉纺织厂。
剩下的两家,一家在杭州,一家在松江,它们都是丝绸纺织厂。
这四家纺织厂,全部都不是少府旗下。”
李青木听着这么大规模的纺织厂,竟然有四家,他感慨的说道:“投资这么大的纺织厂,他们真能回本吗?”
苏河听到这句话,他笑着说道:“买的没有卖的精,杀头的买卖有人做,亏本的买卖没人干。”
杨文才听到苏河这句话,他吓的直接跪在地上。
“陛下,我们都是正经商人,可不敢做杀头的买卖。”
苏河看着杨文才应激表现,他笑着说道:“我又没说你,这家工厂是你们杨家的吧!
工厂里的工人和工厂管事,对你的态度不太正常。”
杨文才战战兢兢的站起身,回应道:“陛下,这家工厂,仅靠我们杨家,那也拿不出这么大一笔钱。
这是有十多家商人合伙投资。
现在商界流行合股开公司。
市场的变化太快,开办一家公司,耗费的钱财又太多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