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现在得偿所愿,符合众人的预期。
皇帝苏河授予王爵的礼节流程,除了第一次到来的人很感兴趣,大部分人都已经习以为常。
他们用余光看着礼部尚书卫元胜,等待着下一个名字。
吴王齐刚毅被封王,这几乎成为大家的共识。
剩下的人,那就众说纷纭,没有确切的答案。
接下来才是所有人紧张的时刻。
礼部尚书卫元胜也没有让大家久等。
“桂国公曲天身为大都督府总参谋长,在多次战事中运筹帷幄,为大军的胜利奠定了基础。因功封为桂王。”
曲天被封为王,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。
桂王曲天自己也没有想到,有一天他会被封王。
他不是最先跟随在皇帝苏河身边的潜邸派,而是后来加入的汉中派。
他作为汉中派的领头人物,他们与潜邸派的那些人,同属于陇南派。
资历肯定比后来的川蜀派,还有一些后来形成的派系有优势。
最主要的原因,那就是潜邸派大部分都是不识字的普通士兵,作战过程中伤亡率又很高。
潜邸派成材率不高,但只要能脱颖而出,无一例外都是国之重臣。
曲天作为淑妃曲清漪的族人,他在大明只是贱籍,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,还能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。
他流下两行热泪,开心的等候皇帝苏河的册封。
观礼的人群,他们低声议论。
“大都督府已经出现两位诸侯王,再加上必定分封的皇家陆军与皇家海军众人,这次分封的诸侯王,肯定是以这些武夫为主。”
“这种情况必然出现,盛世才需要文官治国。
但治国这件事,很多人都认为自己可以。
文官把一个国家从盛世治理成更加强大,这是应该的。
文官把一个国家从盛世治理成民不聊生,那他是奸臣一个。
再说,盛世是所有文官共同的努力,怎么能把盛世的功劳,全部安排在某一个文官身上。
评定文官的功劳,远超所有人,这真的太难了。
前几次分封的文官,那也只有郑王王仲策一人。
他是跟随皇帝陛下一起打江山,皇帝从拿下汉中开始才发迹,王仲策就一直负责政务。
王仲策的妹妹,还是皇后娘娘,他的身份太特殊。”
“确实是这样,这次封王不会是一个文官都没有,那也太惨了。
怎么也要有一个文官被封王,我们文官才不至于被那些武夫彻底碾压。”
“曲天被封王,这种情况真的想不到。
我押注莱国公文景明,他的资历比曲天更高。
现在资历更低的曲天已经被封王,同一品级但资历更高的莱国公,看样子是没有机会了。”
“太蠢了,莱国公你都敢压住,莱国公文景明本身的能力还不错,但他治家水平太差。
他把家人安排到大都督府工作,国公府根本不差钱,还侵吞大都督府的钱。
太子苏蜀带队亲自调查这件事,皇帝陛下下旨斥责,并让三法司严肃处理。
莱国公文景明自己的国公府都处理不好,他还与太子苏蜀有间隙。
太子苏蜀和皇后王文君肯定会极力反对。
皇帝陛下也要考虑莱国公的能力和封王的隐患。
兄台押注莱国公,这是想要烧冷灶。
烧冷灶也要找能复燃,莱国公不可能起来。
莱国公保持国公府的荣耀,这已经是陛下看在老臣的面子上。”
“国公府都搞不定,让他去主导一个国家,想想都知道会造成什么样的惨状。
我们汉人还没有在欧洲站稳,如果莱国公搞一把大的,谁都受不了。
我相信反对他被封王,人数一定不会少。
想要封王,必须要服众。
不服众的人被封王,那不利于帝国的稳定。
这个简单的道理,大家都知道,皇帝陛下也不会犯这种错误。”
莱国公文景明也在现场观礼。
他看着曲天被封王,听到其余人的讨论。
莱国公文景明脸色阴沉的可怕,一步错步步错。
贪恋美色不是错,但他养的金丝雀,却想变成飞天的雄鹰,那就是大错特错。
礼部尚书卫元胜听着众人的讨论,他一点都不意外。
这个名单上,确实没有莱国公文景明。
他犯的错误说大不大,但他妻妾做的事情太得罪人。
莱国公府依托大都督府,但除了把太子苏蜀得罪,还得罪了大都督府很多人。
导致他的基本盘崩塌,背后没有人支持,落的这个下场毫不意外。
要不是莱国公文景明真有功劳傍身,自己又没有犯错,国公府的荣光都不会有。
但莱国公府等到太子苏蜀登基,如果还不低调下去,下场可想而知。
礼部尚书卫元胜看到桂王曲天已经结束册封的礼节。
他拿出名单,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。
殿内的人停下议论,他们等待下一个幸运儿。
“庆国公姜之鱼,身为大都督府后勤部部长。
他为朝廷军队新武器的应用、军队后勤补给作出卓越贡献。
使用火器的热兵器军队,作战取得胜利,离不开后勤的支持。
因功封为庆王。”
姜之鱼听到自己的封赏,他简直不敢相信。
他激动的脸色通红,身体都在颤抖。
旁边的好友立刻安抚道:“老姜,平复一下心情,现在开始深呼吸。
如果你在这个场合晕倒,那就丢大人了。
如果因为太过激动死掉,王位可能会保留,但封国大概率没了。”
姜之鱼听到好友的规劝,他这才不断的深呼吸,用时一分多钟才调整好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