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这些高价入手棉线和生丝,以现在的价格出售,卖多少亏多少。
孔经纬来到工厂,他立刻把工人全部叫到厂区。
他一脸悲愤的说道:“真不怕大家笑话,我作为晋商的一员,非常信任晋商银行。
把全部身家存在晋商银行里面。
晋商银行的情况大家都知道,不用我多说。
跟大家说实话,下个月的工资已经发不出。
仓库中还有一些生产完的丝绸和棉布。
咱们厂丝绸和棉布的质量大家都知道。
我已经决定关闭厂子,仓库中的丝绸和棉布,大家拿一些充当工资。”
孔经纬说完这句话,他冲着工人鞠了一躬。
车间管事听到孔经纬说完,他高声喊道:“孔厂长,我们还想继续跟着您。
厂子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时候。
我愿意工资先欠着,继续留在厂子一段时间。
大家都知道现在外面是什么情况?
很多工人失业,需要领救济粮生活。
我们这些人已经不年轻,除了孔厂长之外,谁还要年纪太大的工人。
困难时刻大家忍一段时间,以我们工厂产品的质量,绝对会有市场。
至少养活我们不难。”
工人们听到这句话,纷纷出生,愿意先欠着公司,继续留在工厂工作。
这是外界大部分失业的大环境,他们自身的年龄,还有孔经纬的人品,共同促使他们下达这个决心。
孔经纬听到这里,他激动不已。
他在工商界,一直是一个非典型人物。
其他工厂压榨工人的工资,他们把工人当牲口用,年龄一旦超标或是工人受伤,立刻就清退。
甚至有一些工厂,专门雇佣帝国新占领土,还没有汉化的土着。
孔经纬与其他商人不同,他真把厂子里的工人当做家人看待。
他以为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,没想获得回报。
他的善良现在却让他有可能度过这次危机。
经纬纺织厂隔壁的李老板,遇到的事情差不多。
李老板却只能破产,没有任何自救的可能。
孔经纬激动的说道:“我在这里感谢各位的信任。
我一定带着你们与工厂,度过这次的经济寒冬,让我们不再失业。
大家给我一个月时间,一个月时间不见效,我一定会关闭工厂,不能耽搁你们。”
经纬纺织厂团结一心,踏上了自救的道路。
……
太子苏蜀看着内阁汇报的奏疏。
四月二十六日,晋商银行和福清银行,这两家民营的商业银行相继宣布破产倒闭。
帝国皇家银行及时接管这两家银行,全部全额赔偿五百两银币以下的储户。
朝廷的动作极为迅速,这让大部分百姓恐慌的心理得到缓解。
但两家举足轻重的银行破产,直接导致极为严重的连带反应。
两家银行的储户与贷款客户,他们收到了牵连。
很多银行与倒闭的两家银行有业务往来,他们也受到了牵连。
因为信任危机加剧,存款业务减少,贷款业务纷纷爆雷。
银行业就是工业的血管,银行业出现了大问题,直接让已经断断续续出现工厂破产的情况,立刻开始加速。
短短一个多月时间,各地官府统计到的破产工厂,那就高达五千六百多家。
这个数据还在持续不断上涨。
每家工厂雇佣二十人,那就是十万人失业。
太子苏蜀之前一直从父皇口中听到经济危机可能会出现的情况。
但经济危机真的爆发,造成的后果让太子苏蜀都吃惊不已。
只是一个月时间,接连倒下五家大大小小的银行。
官府能统计到的失业工人,那就有十万多人。
经济危机持续时间正常,必然会导致百业萧条。
朝廷如果没有提前做好准备,很可能会引发极大的动荡。
太子苏蜀想到这里,他立刻召见首相林文静。
他与首相林文静负责应对经济危机相关的问题。
这是父皇对他的一场大考,他必须要交一份完美的答卷。
首相林文静很快来到太子苏蜀所在的房间。
他们互相建立之后,手向林文静坐下,感慨的说道:“我真是没有想到,经济危机爆发之后,竟然会造成这么大的影响。
陛下对这件事情极为重视,我们做好了充足的准备。
要不然经济危机突然出现,肯定会造成极为恶劣的后果。”
太子苏蜀点头说道:“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稳定,必须要给予百姓充足的信心,让他们坚持下去。
朝廷准备了充足的杂合面粮食。
但我发现领救济粮的工人不多。
地方官府会不会出现贪污情况或是懒政,百姓想要领救济粮,却不知道去什么地方领取。”
首相林文静解释道:“太子殿下,这个情况我也有所了解。
现在经济危机爆发才一个月,很多工人略有存款。
哪怕是因为银行倒闭,朝廷也想尽办法兑付他们的存款。
现在帝国粮价普遍低迷,工人们的存款足够他们买粮食吃。
他们口袋中哪怕是有几百文钱,那也不会去领救济粮。
领救济粮有损他们的脸面,越是底层的百姓,他们对于自己的脸面越看重。
还有一个重要原因,救济粮真的很难吃。
只有饿肚子的百姓,才愿意领救济良田饱肚子。
当然了,各地官服肯定有懒政之官吏,也会有部分救济粮被倒卖。
都察院现在极为重视这件事情,派出监察御史监督各地的官吏。
朝廷也通过各种方式,宣传这件事,力求让每一位贫困的百姓知道朝廷在发救济粮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