管事有些惶恐,他恐慌的声音都在颤抖。
“军爷,军爷。
我是汉人,不是内附的汉人,祖宗十八代都是汉人,咱们可是同文同种,看在祖宗的份上,您就把我放了。”
“问你问题,给我老实的回答。
只要你表现的好,我们曹军优待俘虏。”
管事战战兢兢的回答:“军爷,这里是魏国西北的锦绣府。
大老爷们在这里引种桑树成功,以丝绸纺织业为核心。
之前只是一个小镇子,但因为开阔雨林,土地和人口越来越多。
前几年确定规划的时候,命名为锦绣府。”
军官惊喜的说道:“锦绣府,距离渊陵府不到一百公里的锦绣府。”
他都没想到,他们穿越雨林,方向走的这么歪,怪不得走二十五天时间。
本来想进入魏国的北方,现在直接来到魏国的西北部。
“军爷,我屋中有地图,再说这种事情,我没必要说谎。”
军官把伐木场所有的人员全部控制住。
他在管事屋中找到地图,立刻前去向傅鸿将军汇报。
傅鸿将军看着这份地图,他都没想到自己能来到魏国锦绣府。
这与他本来的目标相差非常远。
他脑海中回想着锦绣府的位置。
锦绣府地位一点都不重要,这是以农业和纺织业为主,人口也比较凋零的边疆地区。
但锦绣府隔壁的武安府,那可是魏国重要的交通枢纽。
最关键的一点,他隔壁就是魏国西部军事重镇渊陵府。
就是曹魏两国四十万大军对峙的渊陵府。
武安府是供应渊陵府大军物资,最重要的物资转运中心之一。
如果能占领武安府,魏国前线的军队必然会崩盘。
傅鸿将军想到这里,他摇了摇头,这实在是天方夜谭。
武安府这种军事重镇,至少要留有千人规模的军队防守。
魏国更能临时拉出数目过万的民兵,协助守城。
只要他们坚持数个小时,渊陵府的魏国主力,就能回援武安府。
傅鸿将军只携带三千人,算上穿越雨林造成的伤亡,现在具备战斗力的士兵,只有两千三百人。
他率领两千多人进攻武安府,成功率实在是太低了。
傅鸿将军看到这一份地图,他发现武安府和渊陵府之间有一座大河。
这座宽二十多米的河,上面只有一座铁路桥,桥分两层。
桥的上层修建成柏油公路,走车辆和行人。
桥的下一层是铁路,通行去往渊陵府的铁路。
如果能把这座大桥摧毁,渊凌府的军队,可以通过船舶转运的方式,快速赶回武安府,耽搁不了多少时间,最多能拖慢一两天,影响不到大局。
但武安府运往渊陵府的物资将会大受影响。
船舶转运少量的物资,没有问题。
但想要通过船舶转运的方式,运输大量的物资,只是物资的装卸,就要耽搁非常多的时间。
更何况这种内河,大型的货船根本进不来,只能用快艇或是木质渔船来转运,效率极低极低。
武安府这一条路线运载量最大,一旦这条路线的物资受堵。
魏军需求的大量武器弹药,短时间内没办法供应到前线。
曹军就是缺少这个战略机会。
一旦魏军武器弹药不足,曹军就能凭借弹药的压制,突破魏军的防线。
傅鸿将军确定接下来的行动方案。
这已经是他能想到,仅靠自己这点兵力,能做到的最大贡献。
他看着士兵身上穿的曹国军服。
如果按照预计的行军路线,他们立刻就在魏国搞事情。
穿上曹国的军服,这有利于在当地制造恐慌。
现在却需要穿过一个府,前往武安府行动。
在路上穿着曹军的军服,这完全是在找死。
魏国将会不惜一切代价,围剿他们这一支军队。
在没有达成目的之前,他们必须要伪装自己的身份。
傅鸿将军让士兵占领其他伐木场,控制这一片区域。
他让受伤的士兵,留在林场这里养伤。
他们的伤势有些重,带着这些人行动不便。
如果他们被魏国发现,来的只是官府的警力,他们就躲进雨林之中。
如果是军队围剿,直接选择投降。
这些伤兵无法对抗军队的围剿。
傅鸿将军也不会把自己的目标,告诉给这些士兵。
他们即便投降,那也不会影响到傅鸿将军的行动。
傅鸿将军安顿好伤兵,他让健康的士兵换上伐木工人的服装。
林场的不远处,就有木材转运中心,这里有二十多辆运输木材的大货车停留。
这些都是非常简陋的拖拉机。
价格非常便宜,技术要求也不高。
前方是一辆带有独轮和柴油机的车头,后方拖着巨大的板车。
这些拖拉机的速度不快,但板车非常大,勉强能运人。
锦绣府这里的汽车有限,能找到这些运木材的拖拉机,已经是非常棒的交通工具。
傅鸿将军不可能派兵去城内抢汽车,那样就会暴露身份,遭遇魏军的围剿。
他们乘坐拉木材的拖拉机,直接前往武安府与渊陵府交界地的大桥。
拖拉机的速度不快,但后方的板车非常大,枪械等物资都用装在木箱里。
士兵坐在木箱上,他们迎着寒风,看着道路上的行人。
曹军穿着破旧的工人服装,拥挤在大货车上。
二十几辆拖拉机行走在道路上有些惹眼。
但看到这些人的装扮,路上的行人也以为是哪个农场在转运工人。
傅鸿将军迎着寒风呼啸,听着拖拉机发动机的砰砰声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