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王曲天看到庆王姜之鱼的急切,他知道庆国现在的局势有些危险。
他建议道:“放弃从唐国方向进攻吴国,唐国采取守势。
闽国可派兵支援庆国,缓解庆国的压力。”
唐王苏晟紧握着拳头,咬牙说道:“唐国是山区丘陵地带,地形复杂,善于防守。
本王有信心能够抵挡联盟军队的进攻。”
闽王张琬则自信满满地说道:“闽国的战车部队训练有素,装备精良,一定能击溃凉国的骑兵。
机械化的战车部队,进攻传统的骑兵,那简直是太轻松了。
闽国的海军,也会进攻凉国的港口,牵制凉国国内的兵力。”
四位诸侯王激烈地讨论着四国同盟接下来的安排。
他们的目光中既有对局势的担忧,也有坚定的决心和信念。
桂王曲天站起身来,他右手紧握话筒,缓缓说道:“此事关乎同盟的生死存亡,我们务必谨慎决策。
唐国的第二战场撤离,很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。
唐国坚守的同时,必须要考虑主战场不受影响。
每一步都要走好,绝不能出错。
现在已经容不得我们出错。”
闽王张琬也跟着起身,神色严肃:“没错,每一步都不能有丝毫差错。”
唐王苏晟目光坚定道:“无论如何,我们都要团结一致,共渡难关。”
庆王姜之鱼重重地点了点头:“那就依计行事,希望能尽快扭转局势。”
随着四位诸侯王达成初步共识,紧张的气氛稍有缓和。
但每个人的心头都如同压着一块巨石,深知未来的道路充满了艰难险阻。
……
在四国同盟作出决定后的短时间内,一项项全面动员的相关政策密集公布。
如同一阵阵惊雷在四国的大地上炸响。
《全面战备动员计划》、《战时经济调控政策》、《工业生产特别法案》、《军管戒严令》等政策,直接影响四国联盟的每一位百姓。
桂国的大街小巷中,人们的脸上写满了紧张与不安。
店铺早早地关了门,往日热闹的集市变得冷冷清清。
家庭主妇们在市场上抢购着生活必需品,眼神中透着焦虑。
一位老人坐在自家门口,望着空荡的街道,喃喃自语:“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!
年轻人全部被征兵的官吏带走。”
桂国各地的征兵点,排起了长长的队列。
符合年龄的青年人,全部都要征兵入伍,保卫国家。
本来严苛的征兵条件,门槛直接降到最低。
只要四肢健全的人,纷纷被送往新兵营,进行紧急训练。
这些新兵学会开枪,就会被送往前线。
闽国的城市里,工厂日夜不停地运转,工人们疲惫不堪但仍坚守岗位。
学校停课,孩子们被送回了家,他们懵懂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恐惧。
一位母亲抱着年幼的孩子,泪流满面地对丈夫说道:“你一定要平安回来。”
而丈夫则坚定地点点头,转身奔赴征兵处。
唐国的山区村庄里,农民们停下了手中的农活。
年轻力壮的男子们告别家人,组成自卫队,准备保卫家乡。
一位老者望着儿子离去的背影,默默祈祷着。
庆国的都城,人们排着长队领取配给的物资,秩序井然。
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严肃的神情,往日的欢声笑语消失不见。
一对情侣在街头相拥而泣,男子轻声安慰着女子:“等战争结束,一切都会好起来的。
敌人已经打上我国的领土,我们必须要保家卫国,把敌人从我们的领土上驱逐出去。”
四国的百姓们,在战时管制下,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他们虽心怀恐惧和不安,但为了国家的存亡,都默默地承受着,贡献着自己的力量。
四国同盟不计代价的进行全面动员。
他们的做法,不只是刺激敌对势力联盟,同样进行全面动员。
四国联盟周边的国家同样害怕被波及,开始了全面动员。
欧洲的硝烟味,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加浓郁。
这引起了东方广播电台的注意,专门为此做了一期节目。
最底层的百姓已经被送入到新兵营。
但各国的中低级官员和工厂主,他们守在收音机前收听节目。
在东方广播电台的录音间里,灯光璀璨,气氛紧张而庄重。
《战争观察》节目主持人王小虎正襟危坐,面前的麦克风闪烁着微光。
“亲爱的听众朋友们,欢迎来到本期的《战争观察》。
我是你们的老朋友王小虎。
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楚国学者米有德和蜀国学者赵凯瑞。
这两位学者与我们一同探讨当前紧张的局势。
解答听众们心中的疑惑。”
主持人王小虎说完,他示意节目的老朋友,米有德学者先行发言。
楚国学者米有德神情严肃道:“在我看来,四国同盟与联盟如今已然到了决战时刻。
中东欧的战事,进展速度会出人意料。
各国的战争底蕴,已经快消耗空了。
两方势力再打下去,那会把整整一代人打光。
现在时局已经发展到,他们不得不拼命的地步。
四国同盟正在进行全面动员,联盟也不甘示弱。
在我们节目开始之前,联盟各国已经宣布,正式进行全面动员。
联盟的实力不容小觑,他们将会比很多人想象的动作要快。
这场决战的结果,将会决定欧洲未来走向截然不同的方向。”
王小虎微微点头,转向蜀国学者赵凯瑞:“赵先生,对于米先生的观点,您怎么看?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